每年6月的毕业季,大学毕业生需要处理的被褥、热水壶、脸盆、饭盒、衣物、书籍等物品堆积如山,高中生撕书现象严重,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在校学生感恩教育缺失。
“绿色离校·绿色感恩”全国校园公益行动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项目主要包括“毕业生为母校栽下一棵树添一份绿”“校园爱心传递,毕业生把不需要的书籍免费赠给学弟学妹”“温暖水杯,回收塑料瓶购买水杯,用公益影响公益”“山区爱心传递,毕业生把不需要的生活用品捐赠给山区孩子”“绿色心灵互动,优秀毕业生向学弟学妹介绍自己成长经验”“开展环保感恩讲座及论坛,树立环保意识,传承感恩之心”“绿色引航,倡导毕业生离校前参与一次公益活动”“毕业不撕书,带着感恩去高考”等多项活动。
项目所有回收的物品均不统一处理,本着各学校“就近处理”的原则,塑料瓶直接卖给回收站,所得的资金作为爱心基金,用于以后的公益活动;实用性较大的书籍会被选取出捐赠到图书馆供师生借阅,其余书籍免费发放给在校学生;衣物则由各地慈善总会、公益机构进行整理及再利用。
2019年,第八届“绿色离校·绿色感恩”项目继续坚持创新,推出首届“绿色引航”环境教育宣传实践活动。活动主要由 “学生环教”“儿童环教”“农村环教”“社区环教”四个部分组成,通过高校学生走进社会,普及污染防治相关知识,传播热门的垃圾分类常识,不断增强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
8年来,“绿色离校·绿色感恩”全国校园公益行动累计被全国1000多所高校、中学践行,引导超过百万学子参与环保行动;累计回收书籍116万余册,衣物87万余件、塑料瓶44万余个,为毕业生免费搬运行李超过2万余次。2019年6月,生态环境部、中央文明办授予“绿色离校”全国校园公益行动“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2019年“十佳公众参与案例”荣誉称号;2019年11月,“绿色离校·绿色感恩”全国校园公益行动被评为由团中央社会联络部、国务院扶贫办社会扶贫司、民政部社会组织管理局、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联合主办的2019年度全国青年社会组织“伙伴计划”优秀项目征集活动“创益之星”项目;2019年12月,“绿色离校·绿色感恩”全国校园公益行动获得全国保护母亲河行动领导小组颁发的“母亲河奖”绿色项目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