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成公益产品没有商标注册?公益产品应该怎么做品牌保护(下)
精选文章
2018-11-15



“女童保护的教案、手册经常被盗用改编。讲点脸面的,会改头换面,把大纲调一调;不讲究的,直接生吞活剥,把LOGO和机构署名一改,就当自己的;还有些偷惯了的,干脆就直接冒名顶替,甚至冒名募款……”

 

前不久,好公益平台优质公益产品“女童保护”的微信公号罕见地发了一篇吐槽文。“女童保护”的教案在国家版权局进行过登记,依法受到保护。尽管如此,仍屡遭侵权,令人烦不胜烦,深受其扰。

 

最近,好公益平台的第三方服务供应商“势成咨询”基于公开的网络资料检索,针对平台上47个公益产品的品牌保护,从商标注册的角度入手调研并发布了《好公益平台公益品牌商标注册报告》。结果令人遗憾——只有40%的公益产品进行了商标注册。

 

保护公益品牌,申请商标注册是最重要的途径之一。为公益项目/产品注册商标,就是遵守市场规则。

 

 


15%的公益组织未有任何注册商标

 

在好公益平台现有的47个优质公益产品背后,是45家来自不同地区的公益组织。报告显示,有7家公益组织既没有申请组织本身的商标注册,也没有对公益项目/产品进行商标注册。后果是,项目/产品极易被侵权,面临极大风险。风险主要来自两方面:

 

首先,公益项目/产品的名称容易被他人使用,并先行抢注商标。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对方可以要求现机构停止使用产品名称,那么这个公益产品积累的品牌影响就会轻而易举地被他人窃取。不仅如此,一旦他人在其他地区复制克隆同样的机构名称和产品名称从事非法募款、传销等活动,被侵权组织很难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


其次,公益项目/产品名称被他人不规范使用,降低服务品质,甚至发生其他恶性事件,这将对被侵权的公益产品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阻碍产品推广,未来扭转品牌认知将是费时费力费钱的事。

 


商标注册才是品牌保护的王道

 

 势成咨询在日常工作中经常接到公益组织的问询:我的项目方案或者项目模式是独一无二的,是否可以申请知识产权保护?哪些可以,哪些不可以?

 

 项目方案。项目方案中的文案部分,即文字部分受著作权保护。公益组织可以为抄袭等侵犯著作权的行为进行依法维权。但这种情况一般取证较难,赔偿金额不高,耗费时间长,权利人维权成本相对较高。

 

项目模式。项目模式很难获得知识产权保护,因为项目模式很容易在原有基础上进行调整。品牌的差异体现在具体的服务过程中。对项目模式的原创方来说,如何在项目推广的过程中将品牌内涵和服务特征呈现出来,是较大的挑战。

 

项目的商业秘密。对商业秘密进行保护也是一种有效手段,但依赖于技术性壁垒,否则被解构是非常快的。公益项目/产品可以考虑把产品的操作手册分成几种不同详细程度的版本,不同的人员,可以查阅的版本是不一样的。

 

综上所述,公益组织想要保护自己的公益项目/产品的品牌,《报告》建议还是从商标注册入手:

 

 首先,确定品牌定位,要解决哪一个具体的社会痛点问题。

 

 其次,确定一个可以注册成商标的项目/产品名称,作为自己的品牌符号。

 

 第三,把项目/产品的服务标准、价值观念通过品牌符号诠释呈现。

 

 最后,进行广泛传播,抢先进入公众视野和人群心智中。

 

这样做的好处是

 

在品牌认知上:当公益项目/产品在市场上占有绝对优势时,公众对项目/产品的认知与品牌认知是一致的。

 

在品牌服务的内涵上:当公益项目/产品有足够大的影响力并被公众广泛体验时,如果仿冒者服务品质很差,与创始者服务形成巨大的差异,会造成公众的快速质疑,形成公众监督的作用。如果仿冒者服务质量跟创始者的服务相差无几,或者比创始者更好,即使用相同的名称,也起到为创始品牌加分,带来正向影响的作用。

 

这其中,最关键的因素就是项目/产品实施过程中的服务标准化和不断迭代升级的知识产权。

 

 再说下申请商标注册的流程。如果选择代理服务,大致步骤如下:

 

1. 准备资料

 

第一, 申请商标的主体资质,如基金会/社会组织的登记证书副本复印件加盖公章的扫描件。

第二, 申请保护的名称和图标,可以是文字、数字、字母、颜色、形状。第三,具体描述商标的用途。第四,指定的联系人、联系电话、邮箱、快递地址等信息。

 

2. 签署委托

 

代理机构通常会出具一个建议方案,确认方案后出具文本资料,签署相关法律文件并提交。

 

3. 受理通知

 

提交后即进入商标局受理流程。通过下达受理通知、初审、公示等环节,大致需要一年到一年半时间,就可以拿到商标注册证了。

 


势成咨询,致力于用专业的知识为公益慈善类机构提供公益知识产权保护、公益品牌建设、公益项目标准化实施的咨询服务。2013至今,势成先后服务了600多家国内优秀的非营利组织。


平台动画 产品招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