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鹏辰刘安娟:成事要看时机,但当下尽可全力以赴
精选文章
2023-08-02

本文为福州市鹏辰社会工作发展中心理事长刘安娟在7月20日《好公益平台 X 启发时刻·专题 4——在变化和困难中,我们如何协力共进?》第3期分享的回顾整理。

本文聚焦刘安娟对区域公益生态的观察判断和她自己在变化与困难中的经历与思考,期待她的分享能为伙伴提供灵活应对变化的思路与启发。

你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直接观看完整分享。

图片

Q1
对今年上半年的整体感受如何?有哪些变化?

刘安娟:直接的感受是特别难,资金资源和事情的推动上都是相当有难度的。
今年年初,我们(福州鹏辰)作为区域枢纽组织,确定了两个主要的目标方向:区域公益生态建设和公益人心理支持,前一个已经在逐步推进了,后一个还在推动促成中。
区域公益生态建设方面,目标是让更多的主体融合、联动起来,一起同心协力、共渡难关。在南都基金会和腾讯基金会“千百计划|百个项目资助计划”的资助下,今年正式启动了“闽桥计划”福建省县域社会组织支持陪伴计划,这也算是区域公益生态建设的一部分,还有其他一些服务正在推进中。
公益人心理支持方面,我们想在公益伙伴心理支持、能力建设方面做一些工作和努力,也有向一些政府部门申请项目支持,刚开始谈得蛮顺利的,但目前还没有落地,可见是有难度的。
从整体感受来看,今年整体发展都会比较难,会有比较多的障碍和挑战,我们也去积极应对,但如果积极应对也不能解决也要去接纳,特别是对于服务机构来说,今年会比往年难很多,我也特别理解伙伴们的难处。
Q2
对伙伴遇到的难处有哪些观察?

刘安娟:枢纽组织接触到的伙伴会多一些,觉得不难的或者可以应对的是少数,大部分,特别是服务型的组织一定会感受到很难的,最直接的难处就是资金资源变少了。

从组织发展来看大概可以分为三类,他们对难处的感知是不同的。

第一类是比较优秀的组织,像前两次分享的伙伴:绿色潇湘(河流守望者)和担当者行动,他们专业实力比较强,平时工作扎实,有很多的积累,在大家都很难的情况下,他们的优势就凸显出来了,在他们看来这些挑战都是可以应对的,可以比较平稳地过渡,这个层次的公益组织并没有特别多。

第二类是处于中间层的组织,大部分公益组织属于这个部分,有一些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但可能不多,平时积累也比较少,这时候就非常考验组织的生存和发展能力,就是处在突破还是淘汰的情况。面对挑战如果承受和应对不了,就被淘汰了,“卷”走了。

对于他们来说,一定感受到是很难的。特别是服务型的组织,很多都处于这种状态,他们得想办法让自己的组织在这样的大环境背景下去突破、去生存发展。想要去应对的伙伴,当然会去考虑怎么调整收入结构、开发自有产品、引入市场化运营、提升专业性、提高核心竞争力、凸显价值等。

第三类是资源导向的组织,平时可能就是有资源就做一点,没资源就不做了,现在可能倒也不一定会觉得很难,反正没资源了,就暂停了。

具体的难处绝对就是资金问题了。我想可能全国大部分社会组织特别是社工机构,政府购买服务的份额还是比较重的,今年可能财政紧张,很多项目款没办法及时到位,这些组织又没有多余的资金储备,工资都发不出去,是不是很难?太难了!

工资发不出去就会导致一系列的问题。没工资,团队就不稳定,人不稳定,怎么去突破、创造?还会影响整个团队的氛围,包括组织负责人的状态等等。

除了政府购买服务项目,今年企业基金会的资源也没那么多了。就算福建的企业家很乐善好施,但没那么多资源的时候也没办法。整体的资源都在减少,这是非常客观的现实。
Q3
对资源减少有哪些更具体的感知和观察?

刘安娟:福建公益组织的资源构成主要分三块,政府购买、基金会资助、公众和企业捐赠,整体来看资源都减少了。

政府购买方面,大部分地区在政府购买方面的财政预算都减少了,有些地区可能项目就砍掉了,对伙伴的影响是挺大的。未来没有了政府资金,其实也倒逼着伙伴去考虑未来怎么去做资金筹集;另外,政府购买的项目但项目款没法及时到位的情况,这半年也是一直在影响我们伙伴的,虽然公益项目本身资金体量也不大,但还是要积极推动政府支持社会组织发展,把资金落实到位。如果有遇到同样状况,希望了解如何巧妙地跟进落实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尾款的伙伴,可以跳转查看:伙伴来支招:项目回款延迟,我们可以怎么做

基金会资助方面,福建的基金会特别是企业基金会整体是比较活跃的,经常会有一些联合资助的项目,但是因为今年整体经济下滑,很多企业本身也受到一些影响,给到基金会的资金也就减少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基金会可能会更加聚焦符合自己使命愿景的某一特定服务群体或一些品牌项目的资助,创新性的投入就减少了,如果是初创型的组织,想要一些创投性质的支持,就会比较难获得的。包括我自己的组织,今年也感受到来自基金会的资助减少了。

公众筹款方面,包括爱心个人、爱心企业等,本来如果比较宽裕的话,都会比较愿意做公益,现在大家“口袋”也都紧了。有些企业的CSR本来可能是可以支持一些创投项目的,今年就都变得谨慎了,没有“大手大脚”的感觉了。

Q4

对伙伴应对变化有哪些建议?


刘安娟:我特别能理解和接纳伙伴经历艰难时刻的情绪,但我们不能活在情绪中,要找到出口或突破口。挑战意味着我们有了新的要去努力和突破抉择的方向,要想清楚到底要不要继续在公益行业做下去,如果想继续做就要沉下心做出来。

确实像高瑞说的,我从2008年开始做公益,今年可能并不算最难的时候。从我个人角度经历过更多更难的时刻,比如更早期大家还不懂你在做什么,现在好歹很多人知道我们在做什么了。

因为自己是这么经历过来的,现在也正和大家共同经历着,所以我完全能够理解公益伙伴正在经历的困难和情绪,也特别能接纳大家感受到的委屈、愤怒,等等。

但感受到大家情绪的同时,我也会和伙伴说,我们不能活在情绪当中,这解决不了问题。服务对象面对的问题还在那里,即使面对困难还是要做事情,可能还得做得更多、更好。

现在的难,并不仅仅是我们觉得难,是整体大的环境难,是政府、企业、公益行业,所有人共同面对的难。并不是否定大家的情绪,而是说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在“难”中找到出口或突破口,抱怨是没有力量和能量的。

面向未来我们还是要往前走,在觉得特别难、特别忙乱、没有头绪的时候,需要调整心态,安静下来,让自己定下来,好好地思考、规划。

挑战意味着我们有了新的要去努力和突破抉择的方向,在这样的挑战下,现在能做什么,怎么做?你要想清楚到底要不要继续在公益行业做下去。

如果你原来是想着这行业好像有很多好处,赶紧来做一点,那你趁早别做了,也不用浪费自己的时间、精力和资源。

如果这是你的初心所在,你决心很大,一定要做。那我相信大家有能力和智慧去面对困难,找到新的出路,沉下心做出来,实现突破创新。

我发现很多伙伴都是能够感知到“危机”中的“机遇”的,能够接受要去好好琢磨和思考突破口在哪里,也开始在做一些尝试。

比如有的伙伴开始尝试收费的夏令营,探索服务对象自愿付费;有的伙伴开始思考自己的定位,在不同的方向上找到差异,打配合共同做事情,减少资源浪费和恶性竞争。

大家慢慢都在做,总体还是向好的。

Q5

伙伴的需求有变化吗?有哪些观察和应对?


刘安娟:枢纽组织的支持确实会根据不同的情况、阶段和环境做相应的调整。今年特别清晰和明确的是伙伴的资源都比较匮乏。目前我们重点从推动公益生态、情绪支持、县域社会组织负责人需求调研这三方面着手开展了一些工作。

第一,努力去撬动和整合更多的资源。福建的基金会大概有500多家,但活跃的不多,我们希望能影响和活化更多的基金会投入资源进来支持公益社会服务,大家共同来做一些事情会更有力量。当然这件事情也没那么容易,有难度,但还是要一点一点做,小事慢慢推。

第二,借助项目给伙伴做督导,做情绪支持。今年我们也攒了一些局,最开始都是先听大家倾诉一番,去承载和承接伙伴的情绪。可能设计的主题和心理、情绪并不相关,但过程中发现伙伴们是很需要也很受欢迎的,我也很愿意去给到大家这样的支持。

第三,了解县域社会组织负责人的困难和需求。今年银杏公益基金会支持北京七悦和我们鹏辰一起做了一个调研,主要是关于县域社会组织一号位(负责人)的,了解大家的困难和需求在哪里,我们可以怎么更好地发力,更精准地支持。

总的来说,今年我们主要是和大家站在一起共同去面对困难,也希望找到更多的资源和外部支持力量,去突破挑战。

Q6

对政府资源的变化有哪些观察和判断?


刘安娟:主要是受疫情和经济下行大环境的影响,不管是政府部门还是公益组织,步调和节奏好像都被打乱了,需要有个适应的阶段。我还是提倡伙伴在共情、共识、共同行动、共赢的角度,去积极的沟通和对话。

今年很多事情推不动、推进比较困难的现象是比较正常的。不管政府部门、企业还是公益组织,优先去推动紧急且重要的事情是非常明确的,不紧急的事情可能就会往后延。

如果遇到沟通停滞不前或者资源可能没有了的情况,也还是要去积极沟通,积极对话,少一些对立,少一些预设。公益组织在和不同部门之间沟通的话语体系是不太一样的,本身就需要更多的对话和沟通。

大家的总目标是一致的,都是让整个社会更美好、更和谐,当我们朝着同一个方向,发挥不同的优势,在不同着力点发力,其实可以更好地达到共同的目标。

虽然我现在也没有做得很好,但我觉得心态上还是需要这样的。

Q7

应对变化做出抉择的底气从哪里来?


刘安娟:一是问自己,扪心自问是不是要做?如果要做,是不是已经全力以赴,是不是能接受做成或做不成的结果;二是问团队,一起沟通一起尝试。有的时候成不成事是要看时机的,没必要死磕。

如果伙伴们面对不确定性的时候,怎么做选择,是不是要死磕,我没有特别好的建议,不过可以分享我自己的几点做法。

一是问自己,我扪心自问这个事情是不是一定要做?如果要做,能不能全力以赴做成?如果没做成,我有没有逃避、偷懒、回避,能不能再努力一把?如果全力以赴了还做不成,能不能接纳这个结果?

二是问团队,我个人非常看重团队的力量,一个人的力量、能力和精力总归是有限的。如果有团队,就可以相互沟通、交流、商量,要做到什么程度?尝试到哪一步?舍不舍得放弃?怎么判断和抉择?让大家共同贡献智慧和力量。如果这样也还做不成,也不一定死磕,不要走到死胡同。说不定换条路、换个角度,也依然能达到你想要的方向和目标。

有些事情是看时机的,可能三年前搞不成,现在就可以了。举个例子,好像是去年,有专家在政协提案里建议推动学校社工,得到了很好的反响,其实大概七、八年前我就在政协提案里建议过了,但那时候太早了,太遥远了,根本推不动。慢慢地时机成熟了,事情也就能做成了,有的时候顺势去做一些事情也是蛮重要的。

Q8

对于作为个体的公益人有哪些具体的建议?


刘安娟:从社会工作专业和这两年不断学习心理学的感受,我想说作为个体的公益人要学会自我关怀和自我照顾,一是要看见和接纳自己的情绪,二是活在当下。

对于公益人来说,关心和照顾自己是非常重要的。你得先照顾好自己,才能让家人放心,让朋友放心,让同事放心,也才有可能去支持别人。

怎么照顾好自己?

一是要觉察自己的情绪,看见、允许和接纳情绪。遇到复杂事情的时候,我们都会有情绪,会低落、愤怒、焦虑、抑郁,觉察到这些情绪是非常重要的,不需要为有这些情绪而自责,也不要去回避和压抑它。

比如我现在很生气,我看见了生气的情绪,做几个深呼吸,再喝杯茶,15秒过后,情绪就流动了,你的理性、理智就回来了,你就可以更好地去面对和处理事情了。

我特别期待公益伙伴少一些内疚,多一些对自己的关爱,也期待大家允许自己有各种情绪、各种困难,也允许我们身边共同经历困难的伙伴、家人有他们的情绪。

当你看见、理解和允许情绪存在的时候,很多事情就变得更简单了。

二是活在当下,全情投入到正在做的事情。比如吃饭就是吃饭,认真尝饭菜的味道;聊天就是聊天,不要一边聊天一边做其他事情,最终哪个都没做好。

真正的活在当下,就是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全情投入地去做,这个过程可能有些人会产生心流,会很开心,有能量感。如果每一件事情你都能专注投入地去做,成效一般都会很好,哪怕成效不好,我想你也能接纳。

这么去做的时候,很多问题一个一个被搞定了,我觉得就是挺好的。我现在是比较有觉知的,做事情也还是容易走神,可是我会觉察到 ,会把它抓回来,告诉自己,认真做事,慢慢会养成习惯。我现在就比去年更能够所谓的“活在当下”了,洗碗只是洗碗,喝茶只是喝茶,跟你聊天只是跟你聊天,做完之后我都蛮喜悦的。

公益人可能接受到的价值观大多是焦点向外的,要关注别人的需求、别人的想法等等。但从作为个体人的角度,如果你都没有照顾好自己,自己都没有一杯水,怎么能倒水给别人呢?很难的。

学会照顾自己之后,我也给自己立了一个个人使命:我要活成一米阳光,照亮自己,温暖他人,服务社会。确定了这个使命之后,我都好喜悦,我觉得我不用做很多,我也不是很厉害的人,也没有说一定要做出什么东西来,我就把自己照亮了,不用别人花精力来照亮我就挺好的了。

所以公益人伙伴真的要照顾好自己,一定要把照顾自己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自己照顾好了,我们才有能量去支持到身边的人。

内容整理编辑 | 李洁
视觉设计 | 大宝


▼▼


关于福州鹏辰
福州市鹏辰社会工作发展中心成立于 2016 年,是由福州市民政局批准注册的非营利性、专业化社会工作支持促进型机构。中心以服务社工机构及相关公益组织为方向,以整合多领域专家资源、提供跨专业服务为特色,致力于推进实务性、层级化的专业人才培育,探索本土社会工作服务规范和创新,促进社会服务行业朝专业化、职业化方向发展。目前成功运作“榕树伙伴成长计划”“福建公益沙龙”“束脩计划”“香草计划”等项目。


关于好公益平台:
好公益平台是优质公益产品的“聚宝盆”,也是一个开放共享的公益产品规模化平台,于2016年11月成立。好公益平台在全国范围内遴选经实践检验有效并有意愿规模化地解决社会问题的优质公益产品,为他们提供资源链接、能力建设、资金支持、合作渠道及网络搭建、经验总结和传播等方面的支持,促进优质公益产品探索影响力规模化,增加优质公益产品供给,提升资源配置效率,高效和大规模地解决社会问题。



平台动画 产品招募